
端午佳節,粽葉飄香,當傳統節日的氛圍與加榜梯田的絕美風光相互交融,一場別開生面的民俗盛宴正等待著游客們的到來。這里不僅有層層疊疊、壯美秀麗的梯田景觀,更承載著悠久深厚的農耕文化與民俗風情,這個端午,一起到加榜感受濃厚的節日氛圍與質樸的田園生活。
沉浸式民俗體驗,感受端午文化魅力
加榜梯田不僅風景秀麗,還孕育出了制作粽子的優質原料——香禾糯。香禾糯是加榜梯田特有的糯稻品種,種植歷史悠久,完全采用“稻魚鴨復合系統”和天然耕作方法種植及晾曬,純天然無污染。得益于加榜梯田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這里晝夜溫差大,為香禾糯的生長提供了極佳的自然條件,使其顆粒飽滿、色澤潔白、口感軟糯,散發著獨特的香氣 ,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是制作粽子的理想原料。
端午當天,加榜梯田會舉辦熱鬧非凡的包粽子體驗活動。當地的苗族、侗族村民會熱情地邀請游客參與其中,手把手傳授包粽子的傳統技藝。制作現場,選用當地新鮮的粽葉,早已被村民清洗、浸泡妥當,柔軟有韌性,散發著清新的香氣;浸泡好的香禾糯粒粒飽滿,與色澤誘人的餡料整齊擺放。游客們在村民的指導下,將粽葉折疊成漏斗狀,放入適量的糯米和餡料,再用糯米覆蓋,最后用草繩或棉線緊緊捆綁。包粽子活動不僅能感受到傳統節慶的儀式感,更在親手實踐中觸摸到千年文化的溫度。
除了端午節,每逢周六,當暮色降臨,加榜梯田1號觀景平臺便成為了夢幻的中心,19:35分,煙花準時綻放(如遇下雨活動取消)。煙花的光芒映照在梯田之上,與層層水田的倒影交相呼應,原本靜謐的田園瞬間化作光影流轉的舞臺,光影交錯間,煙花的絢爛與梯田的靜謐相互映襯,整個山谷被煙花的光芒點亮,為游客帶來一場視覺的盛宴,留下難以忘懷的浪漫記憶。
自然奇觀相伴,邂逅梯田限定浪漫
雨季的加榜梯田,有著別樣的韻味,在連綿雨幕與翻涌云海的浸潤下,呈現出別具一格的靈動氣韻。降雨過后的清晨,云霧自山澗悄然升騰,先是薄薄地覆于田壟表面,隨著水汽愈發充沛,漸次漫過層層梯級,將整片田園籠罩在縹緲的白紗之中。薄霧在梯田間流動,時而如輕紗漫卷,時而似海浪奔涌,將層層疊疊的田埂和錯落有致的吊腳樓勾勒得若隱若現。仿佛置身于夢幻仙境,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游客可在日出前抵達觀景臺,靜靜等候云霧從山谷間緩緩升起。
六月晴朗的夜幕后,加榜梯田又換上了另一番神秘的裝扮。沿著溯溪小道邁入田間,天色漸暗時,點點螢火會從草叢中蘇醒。它們在草叢間、溪水旁翩翩起舞,與梯田的寧靜夜色相互交融,為游客營造出一個充滿童趣與夢幻的光影世界,讓人仿佛回到了純真的童年時光,重拾那份對自然的敬畏與熱愛。
加榜梯田的詩意棲居
加榜梯田之美,不僅在于自然風光,更在于其承載的千年農耕文明。六月,正值稻作農事的關鍵時期,游客在賞景之余,還能目睹當地苗族同胞插秧勞作的場景。身著傳統服飾的村民們赤腳踏入水田,將嫩綠的秧苗整齊栽種,每一個動作都飽含著對土地的敬畏與對豐收的期盼。田埂間,“稻魚鴨共生系統”的生態智慧隨處可見:游動的田魚穿梭于稻株之間,鴨子在水中嬉戲覓食,它們與水稻相互依存,構成了和諧共生的生態循環。此外,分布在梯田間的苗家吊腳樓,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與精湛的營造技藝,訴說著苗族人民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智慧。
一起走進加榜梯田的山水畫卷,在粽香四溢中觸摸千年農耕文明,在民俗歡歌里感受民族風情,在云海流螢間邂逅自然浪漫。加榜梯田已備好美景、美食與熱忱,靜候您的到來,共赴這場難忘的端午之約!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