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第3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在武漢拉下帷幕,來自全國的電影工作者、觀眾等齊聚武漢,共話中國電影未來。6月底,武漢市爭創2024年“東亞文化之都”專家研討會、加快推進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暨湖北省科技創新大會等活動陸續舉辦。這一系列支持和推動武漢創新發展的重要活動和會議,讓大眾再次看到了武漢的發展潛力與城市活力。
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武漢經歷了“被摧毀”到重生,再到重建的過程,它被冠以“英雄之城”的稱號。2021年,武漢以1364.89萬常住人口的“成績”重回前10行列,人口排名位列全國第8,并一舉反超鄭州,重新奪回中部人口第一城的稱號。這或許意味著,這座浴火重生的千萬級人口城市,將以全新姿態打開城市發展的新格局。那么,武漢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出突破,營造新的城市形象和活力呢?
2022年7月,上海交大、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院和華誼兄弟研究院共同發布的《中國實景娛樂發展調研報告之影視文化賦能城市發展新動力》(以下簡稱該報告)指出,從目前的國家政策和城市實踐來看,文化賦能成為城市發展、更新和升級的重要推動力,對于推動城市經濟創新增長點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團隊在該報告中提出了新的城市分類體系模型,其中便對武漢進行了盤點與分析,并針對城市特征作出了發展建議。
構建影視文化發展指數劃分城市 武漢屬穩健發展待突破型
該報告中提出的城市分類體系模型,構建了整合型影視文化發展指標,并探索與城市旅游數據、城市經濟、社會文化發展之間的關系。其中城市影視文化發展指標包括影視IP作品發展、影視實景娛樂發展和影視文化產業發展三個一級指標和十三個二級指標。
新的分類體系模型選取了56個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樣本,涵蓋了中國大陸的主要省會省市、區域中心城市、部分廣受認可的旅游城市、歷史文化名城和特色城市,最后綜合分析得出八大城市類型,并為不同類型城市提出了發展建議。八大城市類型分別為全面發展繁榮型、文旅活力流量型、文旅潛力待釋放型、穩健發展待突破型、影視旅游待聯動型、產業亟待升級型、特色旅游資源型、歷史文化名城型。其中,武漢歸屬于穩健發展待突破型。
武漢的社會經濟均衡發展,總體趨勢相對穩健。2021年,武漢常住人口達到1364.89萬人,人口排名位列全國第8;GDP17716.7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2%,占整個湖北省的36%。從第三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來看,武漢市的排名較為均衡,是穩步發展的特大城市。
但其文旅產業有待擴展,城市IP打造不足。在《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10-2020年)》中,武漢被列為國家區域中心城市,且在地理上處于樞紐位置,其城市地位有戰略高度。但是,和重慶或長沙等繁榮活力高流量型城市相比較,武漢目前在文旅產業和旅游吸引力上仍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與重慶的“魔幻現代”和長沙的“文娛休閑”相比較,武漢相對缺乏關鍵詞辨識度。因此,盡管武漢的城市知名度高,但仍需進一步提煉城市形象定位。
以影視文化為突破點 營造城市文旅熱度與流量
根據報告發展建議指出,一方面,武漢可以利用影視IP媒介,營造城市文旅熱度。與重慶或長沙等城市相比較,武漢在影視IP作品的呈現方面相對較弱,知名的影視作品相對較少,而且武漢關聯的作品在文旅吸引力上起到的賦能作用相對較小,所呈現的城市形象相對不清晰,沒有形成足夠的城市特色和文旅流量。因此,在影視IP作品的創作上,武漢可以進行相對中觀層面的創作激勵機制,將所希望呈現的城市形象與相關影視IP作品相結合,營造城市文旅熱度。
另一方面,可以引入實景娛樂項目,提升旅游資源質量。作為區域中心城市,武漢所服務的游客市場覆蓋華中地區及周邊區域,消費潛力大。但是,從目前影視實景娛樂的配置來看,武漢所擁有的項目數目和知名度仍有待提升。參考奧蘭多,該城市擁有迪士尼度假區、環球影城等影視實景娛樂項目,也因此吸引了大量周邊區域的游客,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對于武漢這類區域中心城市而言,大型影視實景娛樂項目能夠使文旅資源有質的飛躍,創造大量文旅需求,帶來文旅流量。
小結
與武漢城市特征、發展現狀相似的,福州也屬于穩健發展待突破型的范疇。經濟發展水平穩定,社會文化旅游等維度發展相對均衡;與繁榮活力流量型城市相比較,城市品牌效應仍待提高,文旅吸引力仍需提升。對于這類城市而言,影視文化可成為城市突破性發展和流量性增長的關鍵。
《中國實景娛樂發展調研報告之影視文化賦能城市發展新動力》中指出,隨著世界影視產業的不斷發展,包括影視IP作品、影視實景娛樂以及影視文化產業在內的影視文化,為城市發展提供內在自驅力、持續創新力和鮮活生命力的重要作用正在逐步凸顯。在城市更新熱潮涌動的當下,誰能把握好影視文化的打造與多元化賦能作用,或許就能率先激蕩出城市活力,煥發出新的魅力。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